(炒年糕、宮保雞丁、螞蟻上樹、紅燒茄子、沙茶牛柳、芹菜海鮮)

邱媽媽在我整個讀書期間非常盡責,缺席的晚餐或便當盒極少,我除了煎蛋煮米和高中家政課與同學扮家家酒,頂多在媽媽不在家時煮煮泡麵餃子。第一次掌大廚是大一暑假的上山,但抱著刻苦的光鹽精神,加夥伴照應,玉米炒蛋、煮麵、炒空心菜等也很搬得上桌,下了山後又回到飯來張口的理所當然。
 
媽媽雖不到蛋黃酥荷葉餅都自己來的程度, 我兩次大考媽媽也不落人後的包了粽子,幾道家常菜常湧上心頭刺激口水分泌。第一次深感“用時方恨少“在大三暑假,日本爸媽很想吃吃道地中華料理,無奈他們不成材的寄宿女兒什麼都不會,他們只好帶我上中餐館嚐入境隨俗的甜味炸醬麵聊表心意。

效法蘇武去北國放牧自己時還以為會瘦一圈回家, 結果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先是因太陽太晚下山,不習慣大白天吃晚餐而漸漸吃成宵夜;再來是物價昂貴,雖沒賢慧到學妹般連麵包都自己揉,但也沒錢敗給餐廳,肚子一餓不管在哪必踩腳踏車回家;三來夜生活不如台灣選擇多,又得勒褲袋省旅費,漸漸地茶會餐會成了主要休閒社交活動,大家都是窮學生,這次你請下次我回,以食交流文化,真是雙贏三贏多贏一年下來不但沒餓死自己,要胖完全身才胖得到臉的我可是頂著張圓臉回台灣的,廚藝也從炒飯炒麵進步到包壽司包水餃,還會去腥味  (註 1),真要擺一桌唬外國朋友也是混得過去的。

後來在德法孤軍奮戰時自己煮新鮮感早被生活現實取代,吃不慣大塊肉大塊馬鈴薯,啃不了三天以上的麵包冷食,也沒求諸於己之外的選擇。 我其實沒有料理天份,其他留學生和台灣媳婦皮蛋都自己醃,油飯都難不倒,網誌充滿圖文並茂食譜,我羨慕歸羨慕卻一點也不被激勵向上,有機會享口福拍手叫好,沒得吃也少不了一塊肉,還慶幸被邱媽媽家常菜養得一點也不挑嘴,連最黑暗的等德國簽證日子還是被自己餵得白白胖胖。

婚後我沒柴米油鹽的調適問題,只是多個人吃飯自由度大減,不能四點半就吃晚餐,不能泡麵盡情吃到飽,連愛吃的筋骨肥肉豆腐香菇都得再三考慮還好有失必有得,我也就只要煮給兩個人吃,工作一忙獨立許久也都自己煮的小斐自然下廚,加上法國人沒幾菜幾湯那套的,多擺幾盤還得解釋這道菜怎麼能配那道的湯汁,要從哪道開始吃而且不管清粥小菜還是大魚大肉,馬先生飯前開胃飯後乳酪飯中紅酒的手續(在法國還有棍子麵包)一樣不少,我乾脆嫁馬隨馬主菜一樣就好。

不過兩張嘴真要幾菜幾湯營養均衡也吃不了,這陣子我也沒這法國時間準備,週末難得朋友家人齊聚一堂,煞有其事的煮了一桌,離滿漢全席當然八百丈遠,至少自己稍稍減鄉愁,小斐還添了第二碗飯(這次蔥油餅做得滿不錯,照片沒take到),很是滿足。

恩,不過對鑽研廚藝還是挺冷感的


註1 – 在丹麥第一次請人到家裡吃飯,很慎重的擺出香菇雞,一年後朋友才說其實腥味很重他人真的很好,沒當場讓我灰心,還很捧場的每請必到,見證我的進步。

後記 – 陪我遠赴丹麥、回到新竹、又到德法的大同電鍋終於到了愛爾蘭後壽終正寢,斐哥斐嫂特地到Lidl買了個rice cooker回來,其實我本來想從台灣帶個回來用得長長久久,如此好意我的下個大同電鍋就緩緩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