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份工作和數位行銷有關,工作內容之一要教育和鼓勵銷售團隊利用LinkedIn和客戶建立關係,第一步就是更新LinkedIn profile,因為如果連他們看了自己的簡歷都不願意和自己做生意,客戶又怎麼會願意信任他們?

我們也該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如果你是公司,你會願意僱用你自己嗎?

做行銷的最常講的就是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報酬率),花多少錢做廣告可以帶來多少收益?很多時候投資報酬率並不容易計算,臉書廣告測量點擊率,那點擊率又怎麼連結到最後客戶有沒有下單?但不管ROI的計算是難是易總是得在投資前知道能回收甚麼。

這其實是簡單不過的道理,不用念行銷不用唸商不用做老闆,只要會花錢買東西就一定會計算(或計較)投資報酬,你花一百塊吃的牛肉麵和花五百塊吃的絕對有不同的期待、在我家牛排可以接受的在台塑牛小排可能就不行﹑LV的包為什麼能要價匪淺?39元店的產品用沒幾天就壞掉你會跑回去找老闆理論嗎?

那在要求薪資升遷或者根本只是一份工作時,問問自己,你會不會給你自己一份工作?你給公司的有沒有比公司給你的多?

你有沒有讓公司"非你不可"?

很不才的已經一把年紀的我還是拿人薪水的打工族,但我心裡時不時的在測量公司在我身上投資的ROI:我做的工作能否被薪資水準更低的斯洛伐克的某同事取代?我做的事情能否為公司創造比我薪資成本更高的利益?因為如果我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公司要我走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即使是不拿錢的實習或打工旅遊常見的以工換食宿,不是因為雇主沒給錢就沒有ROI了,同樣的工作機會他可以給別人,他為什麼要花時間精力教你?為什麼要多餵你一張嘴?如果你給的比雇主期待的少,ROI小於一的買賣你自己也不會做的是吧。

 

集滿兩個台灣歐佩有感,是剛好我們碰到的兩個而已嗎?我們其他四五個法國歐佩真的比大五歲以上的台灣女孩在狀況內多了,法國女孩會自己觀察找忙幫、會舉一反三,台灣女孩舉一能反一就不錯了,不說就"不知道能做甚麼"。我們請歐佩是來幫忙減輕我和小斐的家事或育兒負擔,不是請一個人來增加工作量的(我還得煮飯哪),那我們寧願自己忙點也不要花錢(生活成本也是錢)找氣受。我們經驗過的七個歐佩中,有我們離不開/捨不得的、有我們巴不得快走的,其實這何不反映現實職場狀況?我在歐洲流浪十多年,很不想以偏概全或文化刻版印象,但台灣人好像真的被動許多,不會"take initiatives"。如果你不讓公司/主管"非你莫屬",也不用太驚訝被別人取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