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故事】裡沒台詞但戲份很重的白色偉士牌也能喚起我滿滿的回憶,小時候爸爸接送我上下學、來回補習班、看奶奶...的摩托車就長這樣,那時候腿短,可以踩在兩邊突起的硬殼(不知道專業術語)上。有時候會想,我和爸爸的無話不談大概是那段摩托車歲月培養出來的。

上了大學開始坐別人的摩托車。終於熬過聯考心根本都野了,記得大一上下課後總有好幾部機車一起去淡水還是哪裡闖蕩,也有課堂上坐不住乾脆騎機車出去繞繞,沒什麼特定方向,綠燈直走紅燈右轉,我大學前的台北市地圖只有中正橋到台北火車站那塊吧,坐上了同學的摩托車台北市突然變得很大,也才知道新生南路一直走下去就會到光華商場。

我們家離學校很近,下了課或討論完報告常有男同學體貼的“順道“載我回家,我那個年代--至少我本人--是很保守的,若座墊後沒扶手我會先靠自己的平衡力,真不行了才稍稍的扶著男生的腰際。只有一兩次吧,冬天裡被喜歡的男生載著,我把手放到他的外套口袋裡,但得了寸也不敢再進尺。

第一次被告白是在摩托車上,我沒任何心理準備的被嚇到了,但當下有些了解男生會什麼選在“行進中“告白,而不是把我載到某處坐下來當面說。摩托車上兩個人距離很近卻看不到對方表情,表白不成也比較不尷尬是吧?成功了再找個地方好好聊也不遲,而那天我們繞了半小時而已他就把我載回家,我的理由很差卻是實話:超人要開始了,我要回家看。

媽媽不喜歡我們騎摩托車,爸爸大概是騎慣了不覺得馬路真如虎口般可怕,忘了是大二還是大三,爸爸買了部二手機車給我,我不再有藉口找喜歡的男生載我去哪,但也晉升為獨立的有車階級,唯一頭痛的是無法跟男生一樣能在已經停滿的路邊挪出車位,但女生也有好處,車子要被移得牽不出來,跟路人求救一點不會害羞。

畢業後爸爸買了部小五十給我,我剛好帶著它去新竹園區上班。同事都是以機車代步往來宿舍公司和到市區逛的,清大的機車道是我們從園區到往台北巴士站的捷徑,當時熟悉得不得了的園區道路和上下班途中哪個彎有好吃的餐廳...現在都只剩模糊的記憶了,但那段幾個同事輪流幫大家買早餐的日子回想起來很是溫馨。

跟小斐說哪天真的回台灣住了,也許可以買部機車,我都沒被他載過呢,不然我載他也行,我技術可是很好的!這時候他倒跟丈母娘同一陣線:台北市交通擁擠,騎機車多危險啊,我以前在廬森堡有大車載妳妳不要,原來妳比較喜歡摩托車?我們要是回台灣,當然坐又方便又有冷氣的捷運啊!

我的摩托車情,也成了光陰的故事。


剛好今天看到這篇新聞:黃騰浩做公益 拍賣「光陰的故事」劇中摩托車   是怎樣,續集裡沒有摩托車嗎?那味道怎麼會對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