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Who Moved My Cheese?)

進D公司前我過了六關面試,幾乎每個面試者都問我能否很快適應改變(Can you adapt to changes quickly )。(第二常見題就是excel程度如何,進了公司才知道本來自評中上的excel根本是小兒科

Change這個字中文可翻成變化、改變,仔細咀嚼這兩個中文詞的意思是不盡相同的(大學聯考國文沒高標的馬太太不負責任的認為啦 )。對我這種從小就喜歡計畫然後按部就班執行的人來說,變化真不討喜,愛計畫的人享受有掌控力的感覺,自然不容許任何意料之外的插曲,而我最討厭的就是想B計畫這種承認A計畫有可能出包的妥協。但這不代表我不願意“計畫“一個“改變“,一旦下決心減肥還是降低情緒化程度,我一樣會為實現這個改變而努力。

所以可以說Change有外來和自發兩種,既然面試題目是adapt to,那該是指來得措手不及、沒時間給你計畫的變化。好在被面試的時候我經歷過在德國等待簽證的四個月只能計畫明天連後天能做什麼都不知道的日子,親身應證計畫趕不上變化這句俗話,加上即將嫁給一個不知計畫為何物的法國人,彈性比起以前大大增加,我信心滿滿的答“當然!“,然後舉了些個人生活經驗為例。

’Who Moved My Cheese’一書是前幾篇提到的同事史帝芬建議我看的,剛好比爾桌上擺了一本,馬上借來翻閱,很薄字彙也不難,很快讀完。我們常說的旁觀者清原來也可以用在看寓言故事上,簡單的故事能激起內心複雜的迴響,或突然認清一些本以為是廢話卻根本忽略已久的點。

闔上書,我想起了面試時關於改變和環境不確定性的問答,有點懂為什麼這能力是公司文化中重要的一部份。還在等簽證的時候我就被換過一次主管,進來不久公司重組又換了職務,未滿一年公司大裁員…若不能自我調適哪能經得起一再的變動?也想起了才幾年前還是初生之犢的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氣,反觀現在的自己和生活,驚覺安逸感是那麼容易累積,戰戰兢兢的精神又是那麼簡單失去。

人面對改變的態度在生活經驗有限的時候反應的是天性和家教,年歲漸長後反應的是對之前生命歷程的吸收和體會,也就是說,害怕改變的人可以因為後天環境的影響變成勇於改變,喜於挑戰的人也可能因為生活步調的不同而改變態度。書中的四個人物代表四個處理change的類型,change不只會發生在事業上,還有家庭、愛情、健康、生活….種種改變降臨在我們頭上時,我們會如何反應?

是能及早嗅出潛在危機並看出變化發生的Sniff/嗅嗅?(ie.察覺情人變心…)
能立即投入行動的Scurry/匆匆?(ie.馬上振作分手快樂)
起初猶豫但樂於學習及時調整付諸實施的Haw/ 唧唧?(ie.掙扎了一下還是放下尋覓下一個春天)
還是享受眼前安逸害怕改變的Hem/哼哼?(ie.受盡委屈不願承認情已逝,更不願分手)

問小斐要是他的Cheese被移走了會怎麼做?他說:妳不要再cheese cheese的,我沒看過這書不知道妳在講什麼啦!不過cheese對我很重要就是了,冰箱裡要快沒了我一定去買。

好吧,那就“冰箱裡的乳酪變化“部份,他是Sniff和Scurry吧。

記錄一下書尾的摘要好提醒日後的自己:

Change Happens
They Keep Moving The Cheese
Anticipate Change
Get Ready For The Cheese To Move
Monitor Change
Smell The Cheese Often So You Know When It Is Getting Old
Adapt To Change Quickly
The Quicker You Let Go Of Old Cheese, The Sooner You Can Enjoy New Cheese
Change
Move With The Cheese
Enjoy Change!
Savor The Adventure And Enjoy The Taste Of New Cheese!
Be Ready To Change Quickly And Enjoy It Again & Again
They Keep Moving The Cheese.

要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又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網路簡體中文版的【誰動了我的乳酪


想我們現在要撐大鼻孔聞的就是職場變化吧,真被裁了要盡量不受到太大衝擊才好;也先不要設限,本來以為愛爾蘭頂多待三年,若能平安渡過這次的景氣難關,住個五年,或是到英文學好那天再走也行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itnuage 的頭像
    petitnuage

    Alice in wonderland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