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代溝的產生來自迥異生活環境造成的語言隔閡,那我跟台灣的同輩已經有了代溝。上一件參與到的共同回憶是九二一大地震,SARS剛到台灣時我在香港等轉機到德國,後來不管挺綠挺藍還是什麼顏色的街頭抗議,我頂多透過CNN新聞屏幕懷念故鄉街景,颱風天裡的共體時艱不再,毒奶事件的人心惶惶到地球另一邊只剩下對幾包台灣寄來的湯包和中國超市買的杏仁茶的疑慮。

三年前回台灣過暑假時第一次聽到“youbi“這個詞,劈腿、冏和鬼打牆都是網路上學來的,我和心心念念的台灣同胞代溝逐漸擴大,想起來不是不比每次回家總有幾家記憶中的商店餐廳消失來得惆悵,尤其在看完海角七號後。

------要是沒看過不想知道劇情一二的就不要繼續讀下去了------

連看日劇裡機器人男友因CPU壞掉而“死亡“都可以哭得好傷心的我,看完這部在台灣叫好叫座的難得優質國片後,問號比感動多得多。正確的說是,我當下沒有太多的感動。

也許是我邊工作邊看不夠專心,也許是上述代溝降低我的共鳴點,也或許是我自己的問題,畢竟我是那個英倫情人看得全戲院潸然淚下時唯一同情那個被背叛的丈夫而毫不動容的人,看完海角七號我一直不解:阿嘉和友子為什麼如此突然得深深相愛(阿嘉說的跟她走,是到日本還是到台北?--我知道這不是“跟著走“的重點啦),和“海角七號“這地址和劇情主軸的關連性有多大?

當然我完全同意這是部非常有質感,並有嘗試去細膩描述不同背景心境卻對音樂一樣熱愛的人“瓦解武裝透露內心“的過程的電影,我也看出貫穿在電影裡的幾個對照手法:一對上世紀必須分開的中日情侶和一對從恨轉愛的現代中日情侶、戰爭產生的摩擦和距離似乎在最後一首中日文合唱的歌曲裡得到和解…但幾封寄往“海角七號“的無奈分手情書,除了像是另一種也很好聽的背景音樂,或讓男/女主角產生移情作用(信件對象和女主角同名;我不確定男主角懂不懂日文,也許他在唸表示有懂吧,但並沒清楚交代),可能我慧根太淺沒能領悟導演和編劇的用意。

我比較喜歡的是電影裡甘草人物的詼諧及真性情、推廣原住民產品,和很生活幾乎不做作的取景讓我滿足一點鄉愁。

還有最後樂團表演的旋律,在腦中唱了一天。


PS – 純粹個人觀感,絕無批評之意,可能會再看一次吧,駑鈍的我在二回熟的時候能看懂許多一回生不解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