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多有深度的標題,我真是不寫則已一寫驚人啊…

話說回昨天在超市買去朋友家打擾的蛋糕見面禮,小斐突然幽幽的說:前幾天是三王節ㄟ~對喔,我其實也沒忘記有這麼一回事,去年的三王節我還在家當家庭主婦,興致勃勃的去樓下麵包店(嗚~離我遠去的美好生活)買了個杏仁派,隨盒贈有紙皇冠一枚,吃到小騎兵(太小畫工不精,不確定兵階)的馬小斐被我逼得戴皇冠照相留念。但今年場景換到愛爾蘭,沒人提醒還真的不會特別想起

婚前我們就有共識要努力把各自的文化傳給下一代,語言是最基本的,連教育我們都認真思考過,但文化是融入在生活中的,我們都不在自己的國度,文化就只能從身上顯現。

這點我可是很努力,早早就在門前貼了春聯(當我把迎春、納福都貼到房門上得意的跟小斐炫耀時,他也很開心:這兩個字是“臥房“嗎?,因為春節這裡沒有放假,兩人小家庭也圍不了爐,我採取的折衷就是以量取勝,不能一次吃很多,那我們就一月底開始慢慢吃,每天吃好的到元宵所以連著兩個週末從亞洲超市搬回豆腐湯圓水餃皮百合花等材料後,只要有空我就切切煮煮,本來晚餐只有一主菜配飯或麵或馬鈴薯(真的不是我偷懶,而是端出兩道菜以上馬小斐就不解:為什麼要做兩道?要先吃哪樣?…等一堆問題,我是迎合客戶需要),這幾天也升級到台灣小家庭基本的兩三菜。春節當週除了週末聚餐外還打算搬出包餛飩包春捲來增進家庭情趣,再擇一兩週末邀朋友煮湯圓和吃鴛鴦鍋。

但是台灣土生土長的我卻無法貢獻法國這一塊,除了三王節忘記過,昨天斐媽在skype上天外飛來一筆的問:AVEZ VOUS FAIT DES CREPES? C’EST LA CHANDELEUR(你們有沒有做可麗餅啊,今天是La Chandeleur)

容我簡單解釋一下,法國有個可麗餅日,第一次聽到是三年前某天斐哥聊到斐嫂幾天前給他的驚喜,特別早起準備可麗餅當早餐。之後的可麗餅日我都有參與,當天要是在巴黎學校也會在週末補慶祝。不過三王節都忘了,你說可麗餅日我們家小斐會記得嗎?

不過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今天早上小斐很勤勞的和麵做可麗餅給我吃(again,我們家沒有法國女人哪,而且我是負責中華文化的,也很聽話的(在被太太指責法國文化在我們家即將失傳後…)查了到底為什麼法國人有可麗餅日。其實就是google了chandeleur。

http://fr.wikipedia.org/wiki/Chandeleur
摘譯:源自歷史悠久的天主教節日,聖誕節後40天(二月二號)耶穌被獻於教堂,耶穌被稱為“世界之光“,中世紀後開始慶祝La Chandeleur (chandeleur = candle =燭光=光…有沒有靈光一現原來如此的感覺啊~

至於法國人為什麼用可麗餅慶祝呢,因為 La Chandeleur 剛好是冬季晚期,可麗餅圓圓的像太陽,表示春天快要來啦~

(小斐和可麗餅)

為了表示我真的沒有推卸主婦的責任,小斐賢慧之餘我也很如斐媽所願的把衣服燙完啦。(邊看youtube~)

發現都柏林的天氣好適合做家事喔,外面風雨交加,聲音聽起來很有台灣颱風的架式,加上都柏林公車比法國人隨興,要來要走由不得你,還是待在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