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寫畢業紀念冊起,似乎沒在興趣欄上填過「聽音樂」。不過要承認自己不是個音樂愛好者很難啟齒,好像沒有興趣一樣難為情。

最怕被新朋友問喜歡聽什麼音樂,因為我從來無法如數家珍的討論,就像我從來背不起來歷史課本裡的朝代人名,從不能第一口就能說出冰淇淋的口味一樣,我也總不記得熟悉旋律的曲名和作者。前男友是個沒有音樂活不下去的人,他喜歡的範圍包括中外古今,一直遺憾無法與他分享他最大的興趣之一。

有趣的是,從四歲半起學鋼琴、小學起加入樂隊,我斷斷續續的學了一些樂器。託高中音樂老師的嚴厲教法之賜,常往國家音樂廳跑聽音樂會,我也能耳尖的欣賞各個打擊樂器的演奏技巧。我喜歡自彈自唱、自得其樂,我喜歡用手輕拍大腿,回憶著熟悉的節奏,我也享受在光啟大家圍著吉他聲的浪漫時光,所以我想我是喜歡音樂的。我只是不上癮。

不上癮,當然不能算興趣,但並不能因此就被貼上「不喜歡」的標籤。

在興趣陶成最重要的青少年時期,我不幸是個有考試壓力的學生,有人沒有音樂不能讀書,我卻恰恰相反。因為容易分心,需要用腦時周圍不能有一點聲響,也就培養了不聽音樂的習慣。所以我總在錢櫃裡聽到最新流行歌曲,買CD隨身聽也是為了聽英文教材。就連我在寫這篇日記時都一樣,無法聽音樂。

不過我發現,就算不用大腦時,我喜歡「文字」勝於「旋律」。學生時代我在算數學時容許「聲音」,但聽的總是光宇的夜光家族;這兩個月來一個人在房裡孤單,也都是讓英語新聞打破寂靜。

我不大主動買CD,電腦裡存的音樂是朋友燒錄精選集、一次在德國火車站邂遘的韓國男孩精選集、一位賴比瑞亞朋友的精選集外加幾張邱妹妹特別為我出國燒錄的CD。不過在適合聽音樂的時候我也總不厭倦的欣賞熟悉的曲子,就像我高一迷上杜老爺冰棒時每天都要買一根嚐嚐、高二愛上學校的蛋塔後就常往福利社跑一樣,我可以一遍又一遍的哼著真善美影集中的配樂,一次又一次的回想熟悉的歌曲帶給我的回憶,例如分手快樂:P

幾次回答聽音樂不是我興趣後,發問的男孩臉上總閃過淡淡的失望,我就好像做錯事般難受,也真的認真檢討過是不是我真的沒有藝術修養。但轉念一想,我從小就喜歡寫寫畫畫,這和音樂不都屬於’美育’? 失望的他們似乎以他們的興趣定義我的,如果我沒有與他們相同的興趣,我就’沒有興趣’?

我當然有興趣,只是我不大把它當一個’話題’,或說,我的興趣會在我的言談和交談間顯現,我不會特別提出: ‘我的興趣是…你呢?’ 所以想回來,如果願意了解我和我的興趣的人能以開放試題型-‘妳的興趣是什麼?’-取代是非題’妳喜歡聽音樂嗎?’ ,我會更自在的表現自己吧?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解釋,我喜歡聽音樂,只是我不上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itnuage 的頭像
    petitnuage

    Alice in wonderland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