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和又下的一對是媽媽新買給我咬的)


(但其實我最愛的還是肥嫩小手,經濟實惠又方便)


(這個叫做蘋果的東西也不錯,看我啃得有模有樣)


很小起夜裡就只醒一次的馬小米過了新年後突然可以醒到三次、垂涎欲滴的模樣越發頻繁、十根手指更是啃到無以復加...馬媽媽自行診斷為開始teething(長牙)了!有的寶寶長牙前好幾個月開始出現症狀,最早真是三、四個月左右,本來想大不了就啃手吧,小米看起來沒什麼疼痛的樣子,還不用像同事Fiona一樣餵兒子舒緩不適的藥,結果這幾天一向乖巧的小米反常的頻顯不耐,為了確認是否真是teething,我把家裡所有能啃的玩具都輪流送到小米嘴邊一次,有些煩躁的小米也真的會認真的啃一下再繼續煩躁。

馬媽媽又診斷是尚缺初期teether,也就是減少牙齦疼痛、比較軟的“啃具“;小米的抓握控制度還不是很好,長頸鹿蘇菲常被他不自覺的甩掉、體積較小的有機布龜他抓得比較久,但在即的長途旅行中難以清潔,馬媽媽上網研究了一下,決定買tommee tippee第一期齒列形狀的teether,雖然網路評價不一,衝著它能直接放進蒸汽消毒鍋、需要teething gel的時候可以直接塗抹送進寶寶口中、也才五歐元而已,買了!

馬小米初步品嚐的結果是,雖然它形狀像奶嘴,寶寶並無法像吸奶嘴般咬著這teether不放,而且從冰箱拿出後沒幾分鐘就不冰了(才真的需要兩個交互使用),但小米還算咬得津津有味,小小的手指能把它頂在嘴邊一下下才甩掉﹀_﹀",止痛的teething gel是買了,但想藥品類還是不到最後關頭不要給比較好。

養小孩某種程度滿像打超級馬力歐,好不容易打倒怪獸闖關完畢還有更難的一關要闖,為了晉級爸媽要隨時吸收破關祕笈,不同的大概是最後接走公主的是馬小米,過關斬將打倒大魔王的媽媽很可能落到被拋之腦後的命運(馬媽媽已經開始心理建設小米兩歲時就不給親了)。


掰的餵:小米最近有兩個“長大“跡象 - 一是主動要求被轉成趴睡,通常我們會讓他躺著自行入睡,等到他差不多睡著後才翻身(因為直接趴著他要是精神還太好會抬起頭來跟床頭的動物們交流),昨晚道晚安後他反常的哭了幾次,每次去看明明奶嘴還在口中,馬爸爸檢查三次後決定把他翻面,馬小米就睡下了!二是他開始會想觸碰、抓握眼前的東西,即使協調力、控制力還不是很好,我在照他咬各式teether時他生平第一次伸出手想摸媽媽的相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itnu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