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在法國度假的某天收到德國好友Jens的email,看到標題News心裡就隱隱的覺得不對,幾句家常問候完果然冒出一句:我和優安那決定分手了!
Jens是我在德國當小妹那段生活裡非常照顧我的朋友,請他當我婚禮上的兩位證人之一就知道他的"代表性"。他和希臘籍的優安那交往後決定為愛到希臘工作生活,甚至還學了希臘語,兩年前原本不婚主義他在巴黎和她求婚,交往至今四年半,過程一直是很理所當然的順利。他們在德國開始交往的時候我已經到法國念書,後來他們搬回希臘後距離更遠,真要算的話好像一共也只見過他倆五次面:第一次約在盧森堡小聚,還是弟弟到法國的第一天就被安排坐上往盧森堡的火車找姊姊和(未來)姊夫,第二次他們到巴黎度假"順便"陪我逛了幾間婚紗店,第三次在我們法國婚禮上,第四次我和小斐在失去小饅頭後兩個月安排了希臘散心之旅,第五次是他們去年九月我們剛搬到新家後來終於來愛爾蘭玩...次數不多但看來都是感情很好的情侶,終於訂婚後我更期盼著舉家參加他們希臘婚禮那天,當然不能否認有點小小的受到電影的影響...
所以一看到"分手"我馬上叫身旁的小斐一起看完Jens的email,他說Things didn’t work out for us...We both lost our passion and love for each other....然後我和小斐異口同聲的說:那是正常的!
這不代表我們也對彼此失去了愛,而是我們都同意愛情會"成長"(evolve),熱戀期的甜蜜在結婚多年後還保有的我也只看過斐哥斐嫂一對,難說他們有小孩後還有沒有時間五分鐘不見就得擁吻...但我要說的是,我相信分手對他們兩個都是審慎考慮後下的決定,那需要很大的勇氣, 如果是兩個人分辨後發現真不再相愛,既然不在婚姻關係中的確分開是唯一的選擇,我只是難免會想,是不是很多人對愛情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覺得粉紅色消失後就不是愛情了?
二十歲的愛情和五十歲的愛情應該有很不同的模樣,但不是說從二十歲走到五十歲的夫妻會突然某天早上起床發現彼此的熱情和愛情不再了,五十歲的我對小斐的愛與我二十歲時的想必不大相同,五十歲的我愛的也應該不會是二十歲時的小斐的樣子,人已經是個夠複雜的生物,遑論建立在兩人之間的各種關係,人是活的,關係當然也是,人會生病,關係也會,只是在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有沒有像注意到臉頰上一顆尚未冒出頭的痘痘那樣的敏感,還是得等到長瘡化膿了才無奈:喔,我們的關係無法彌補了。
以我現在的身心狀況(=睡不飽&平均一個月感冒一次的行動不便孕婦)很難說會不會有想跟小斐結婚的"衝動",但不管我怎麼沒耐性,怎麼看他不順眼,忙了一天到晚上在他身邊躺下入睡前,我總能由衷的跟他說我愛你。我很明白我們的愛情跟婚前很不一樣,因為我們兩個都長了幾歲,都成了父母,對彼此的限度更了解...但我們每一天都會像檢察自己服裝儀容般的檢視對彼此的愛,然後一起決定希望它是甚麼模樣。
- May 29 Sun 2011 04:51
愛情的模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